水泥雕塑在鑄造人物時的注意事項
水泥雕塑又稱混凝土雕塑,這或許是我們見過得最多的雕塑了,它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場所,例如:廣場,游樂園,別墅,公園等大型的建筑中。每每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,無不想和它來個合影的吧?然而,水泥雕塑在鑄造人物時的注意事項,你又了解了多少呢?下面,小編就這一點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1、立志:即“切入點”。做“某人”的什么,哪個時期,什么狀態,何種姿勢,如何構圖,等等,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你的立意。既然是你的,就是與別人所不同的。此時的作者如同導演辦尋找照片,閱讀、摘取傳記文章。通過談話、交往等精神,形成構圖。此時大量的案頭工作就是解決“立意”問題。
2、出新:水泥雕塑的創作應落點在“創”。很有可能在你前面已經有人做過“某人”的肖像創作,也可能用過你所采用的某種塑造方法了。如何與別人不一樣地去完成你自己的“某人”?只能靠出新,或者說是出奇。這里的“新”不一定就是新潮時尚,而是你選擇的這眼點。碩大的頭?細長的身?超級寫實?夸張抽象?朦朧寫意?具體刻畫?這些都有著很大的“創”的空間和出奇制勝的可能。
3、材質:無非就是那些數得著的若干種類,然而人們常常忽視作為語言意義上的材質。材質語言在創作上的選取、強調和夸張有著重要的作用。表現“鋼鐵意志”、“柔情似水”的不同所需要的解決辦法就是選擇作為語言的材質所長。不是做好水泥雕塑才去想材質,不是采用了某材料就一定有某效果,不是材料采用得美就有了材料語言,更不是為突出主題就比許弱化材質。只有解決好這些“不是”,才能使創作塑造成為可能。
4、環境:雖然好些“名作”尤其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的特性,但放置這些名作是有期限定和規律的。反過來,我們為某存放點而創作的肖像作品,就應該服從這個存放點的限定,找尋它的客觀規律,將計就計,融入創作。根據光線、時間、人流、視點、視野、人文環境等因素,決定采取的手段、手法和風格。有針對性地解決限制是產生不朽作品的先決條件。
這些就是它在鑄造人物時的注意事項。我們在鑄造水泥雕塑時,無論是城市廣場、主題公園、園林景觀,還是企事業單位、部隊、院校;也無論是大型群雕、主雕、浮雕,還是景觀雕塑、園林小品,我們無不以嚴謹的態度,努力打造一個個精品工程。